假如没有那些科学仪器,田园的生活或许更加地深入人心,只是随着时代的进步,那些慢生活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,然而老祖先们留下的许多东西,到现在依旧是非常有用的,和大家生活以及种植粮食息息相关的二十四节气歌,就算是如今的生活,依旧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便利,古人说“小满行冬令,必定有灾荒”,你知道其中的含义吗?
小满时节
作为夏天的第二个节气,小满时节时天气较为炎热,但是也相对降水比较充沛的日子,这时候的北斗七星“斗指甲”,太阳黄经到了六十度,基本上已经算是盛夏了,正是农作物充盈颗粒的好时间,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里记载“四月中,小满者,物至于此小得盈满”,可见小满对于农作物生长还是挺重要的。
中国的南方许多地方,这时候正是梅雨季节,而中国的北方许多地方,正是小麦即将成熟的季节,因此那个“满”既是说雨水充沛的意思,也是说小麦的颗粒即将饱满的意思,人们常说“小满不满,芒种不管”,如果这个时节小麦的颗粒还没有饱满的意思,那么等到后面的收成可能就不会很好了。
小满时节的时候,老百姓的生活有三候,一是苦菜秀,二是靡草死,三是麦秋至,那些野菜等长得很好,可以作为普通百姓的吃食,而那些喜阴的野草慢慢枯萎,北方的小麦即将迎来丰收,则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场景的,说明小满时节好会带来美好的生活预期。
行冬令
小满时节应该是阳光雨水充沛的,让南方的田地里充满浇灌的降水,才能保证田地不干涸,不然在芒种的时候无法栽种水稻,这时候应该让北方的小麦充分的接收雨水和阳光的照射,然后到了小满节气过后的几天达到真正的充盈,就能开始冬小麦的收割。
《吕氏春秋》里说“仲秋,行冬令,则风灾数起,收雷先行,草木旱死”,这里的“冬令”也就是说冬天的气候的意思,如果在小满这样的日子,应该阳光明媚雨水充沛的日子,真的有了寒冷的气候,对于种植粮食来说绝对是不好的事情。
古人在那时候为了保证粮食的安全生产,真的也算是做到了自己能力的极致,其中有一项是“祭车神”,其实就是为了让在年景不好的时候,靠自己的双手度过灾年,古代的农业是靠天吃饭,然而人类文明的可贵就是学会了使用工具,为了解决天气不好时的情况,就会兴修水利,这是一项重大的利民工程,在雨水不充沛的情况下利用水排来灌溉农业。
必有灾荒
人们常说“尽人事,听天命”,其实也是告诉大家,人力始终是有限的,有些时候即使你做了努力,该发生的事情,还是会发生,虽然古代为了解决民生问题,老百姓们都主动的兴修水渠来保障生产,然而有的大灾年,不是靠人力就能改变的。
小满的时候,如果还是冬季的气候,粮食大概率是要减产的,这是老祖宗多少年的经验,人们虽然可以灌溉农田,但是阳光照射的问题解决不了,农作物一样是无法充盈的,这也是为啥古代的时候,人口不多,兴修的水利也很多,但是还有那么多灾年的原因,就是粮食的产量没有足够大,才造成了这样的情况。
明末的时候,许多人一直疑惑为啥会有那么多的灾民,后来有学者说,明末的时候正是人类社会的小冰河期,也就是说粮食还是那么种植,但是就是不够吃,人越来越多,吃的越来越少,当然就会有灾荒的发生,而小满作为一年里小麦生长和南方水田灌溉的重要时期,如果得不到降水和阳光,很可能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。
结语
自古以来大家的生活就是民以食为天,虽然现在已经不用靠天吃饭了,也可以去全世界购买粮食,然而我国的农业还是以小农经济为主,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,农业生产的活动,对于节气的运用还是非常重要的,可以避免很多困难的发生。
小满这样一个节气,应该受到大家的重视,不但象征着盛夏的到来,也会给粮食种植带来应该的美好,如果小满的雨水不好,给大家的生活也会带来一定的困难,或许经验不是万能的,但是小心驶得万年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