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价居高不下,贷款利息居高自傲,已经成为中国一大特色。即便是买房者,很大一部分光荣加入房奴行列,生活质量急剧下降。伴随着疫情的时有发生,中国经济面临着极大的考验。房地产成为众矢之的。
政策的目的是稳定放假
2022年以来,国家和地方连续出台降首付、降息、减免契约等措施稳定楼市。但是效果不佳,楼市的成交、价格、投资额等等都在大幅度下跌。
5月20日房贷利率再次下跌,调至4.45%,意味着100万元的贷款30年等额本息偿还的购房者可以节省3万元,尽管但从金额上看不多,但是这成为LPR改革改革以来首次下调15个基点,预示了楼市的不景气,希望以此刺激楼市复活。
值得注意的是5月15日,银保监会宣布首套房贷利率已经下调至4.4%。所以说两次降息后,100万元的贷款30年等额本息偿还的购房者每月可以少还207元,可以至少节省7万元的房贷。不是公开下调LLPR来降息,意味着什么?意味的是至有降低楼市的利息,目的是刺激楼市。
大跌已不同寻常
在房地产成为热门以后,从未有过如此大幅度的调整。为什么会这样?我们看一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。
1月份,全国房产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0.9个百分点,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5.4个百分点。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下降29.5个百分点,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2.2个百分点。这个数据可以表明,商品房和商品住宅成交价都在大幅度下降,达到了11个百分点和9个百分点。
其实,在前几年出现过楼市低迷的情况,2014年和2020年。但都没有达到这种销售面积、销售额和成交价全部下降的情况。2020年出现疫情,楼市迅速下滑,但伴随疫情的好转迅速反弹。而此次成交量是在急剧下跌,没有出现反弹迹象。而且几乎是全国范围内的。
稳定楼市并非单纯的刺激买房
政策很明显,害怕房价下跌,影响建筑,以及水泥等物料行业的发展,甚至影响到农民工就业。但是由于当时的放任自流,已经形成恶性循环。房奴成为中国的一大特色。一大部分年轻人超前消费,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,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,甚至于出现极端情况。这并非一个超级大国该有的情况。
但是众多消费者开始从迷途中走出来,看到了贷款买房的巨大弊端,都在坐等房价的下跌。而不是盲目的花费老人的钱贷款购房,然后在未来的二三十年中为银行打工。
超前消费在多年前开始为年轻人热衷,可激发青年人的热情和动力,作为一种西方的消费观念,并非坏事,但是过度超前消费并非好事。那也不是西方人真正的超前消费观念。
至少我们资金不充足的年轻人,五年内不要随意买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