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做太监并不光彩 古人为什么还想把孩子送进宫当太监

  对古代太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,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。  在古代,明知太监是不光彩的职业,为何还会有那么多人愿意去当呢?

  说起太监这个职业,在古代社会那是不可或缺的职业,皇帝有什么要事或者有些不方便亲自说的话,都需要通过身边的太监来传达,这些太监可以说是皇帝身边的红人,一般没人敢得罪。但是由于这是个特殊职业,一旦被送去阉割,就意味着彻底断绝了繁衍子孙后代的能力,这是大多数家庭所不能接受的。但是为何仍然有那么多人挤破头的想要把孩子送进宫当太监?这其中究竟有何原因呢?

古代做太监并不光彩 古人为什么还想把孩子送进宫当太监

  我觉得多少跟家庭不富裕有关,在古时有些百姓家里本身就比较贫穷,又生育了数个子女,可能实在无法承受平时的生活开销,更不用说等将来还要给他们说媒成亲了。所以也只能趁着孩子年幼不懂事,狠心将他们送进宫了。毕竟皇宫里不仅衣食无忧,还能每月领取俸禄,贴补家用,甚至被人看中,那就真的飞黄腾达啦。当然,只有体检、背景等各方面都合格的才可以进宫当太监,毕竟将来要伺候的主子可都是皇亲国戚,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送进来当太监的。皇宫之内派系众多,竞争也是异常激烈,只有少数能伺候在皇帝身边或者得宠的妃子身边的太监,才有机会获得重用。

古代做太监并不光彩 古人为什么还想把孩子送进宫当太监

  例如,明代时期的大太监刘谨,先是依附刘姓宦官成功混入乾清宫,后来逐步成为了明武宗朱厚照身边的太监,并取得了明武宗的信任,成为了明武宗身边最亲近之人,可谓是权倾中外。只是后来由于大太监刘瑾不满足于现状,趁明武宗整日不理朝政之际,在朝中结党营私干预朝政,大肆敛财。被太监张永利用献俘之机,向明武宗揭发其罪状,这才东窗事发,最后落得个凌迟的下场。可以说是自作孽不可活!

  仅从这一个例子,就不难看出为何明知不光彩,甚至是不能再像正常人那样繁衍后代了,也有人挤破了头的想进宫当太监,毕竟一旦得势,好处太多了,即使不得势,对于穷苦家庭来说,那也是衣食无忧了。

  

    给TA打赏
    共{{data.count}}人
    人已打赏
    历史解密

    春秋时期郑国的地理位置如何?能在晋楚争霸中支撑靠的是什么?

    2022-9-11 21:30:00

    历史解密

    宋代义学是如何发展的?私塾义学为何会不断出现?

    2022-9-14 15:00:00

    重要声明

    本站资源大多来自网络,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,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管理员,QQ419109831 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审核删除。站内资源为网友个人学习或测试研究使用,未经原版权作者许可,禁止用于任何商业途径!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!


    本站没有付费才可观看的文章,如有付费内容请勿相信,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网站。全站大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整理”。如有相关专业问题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,本站严禁发布违法违规,,色情低俗,暴力等内容。共同创造良好,健康的网络环境,如有发现违法行为将依法向国家机关提供相应证据

   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    个人中心
    购物车
    优惠劵
    今日签到
   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    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