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观音山上观山水”征联评审结果尚未公布,值此之际,就应征下联“游客画中游画图”为何适合作“观音山”门联,再次发表个人见解,欢迎各位师友甚至评委专家容许百家争鸣,各抒己见,不妥之处,敬请不吝赐教。
“观音山上观山水”征联七年,全球各地文人墨客踊跃投稿,征集下联三十余万比。各路神仙、佛教、道教、人物粉墨登场,通通过不了观音菩萨的慧眼,至今尚未有最佳下联浮出水面,各联友晒出自己的下联都自称最佳,忐忑中静待观音山征联官方公告。至于能否评出最佳下联,要看征联方是否认可了。
贵州唐老前辈曾发表言论称神仙也难对的“观音山上观山水”下联,在下自认为“游客画中游画图”虽然不都符合“观音对”征联规则,与网上公布的优秀下联相比不尽人意,显然气势不足,自认如果征联方严格执行评审规则,该下联可能会遭遇滑铁卢,惨遭淘汰。但如果观音山征联评委严格来说在17万多应征下联中仍然评不出最佳下联,能否放宽评审规则,取其次而求之,则“游客画中游画图”绝对会脱颖而出,成为最适合挂上观音山门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入选下联之一
。
本人拜读了“人情知多少”关于“观音山上观山水,如何能对好”的文章,对其独特的见解非常赞同:“观音山上观山水,真正机关就是要用一个普通游客口语来对,我在观音山上观山水,我来观音山目的就是观山水,山水为观音山景点,所以你们对的,山水不要对天上地下去,离题十万八千里”。“游客画中游画图”就是从普通游客的角度去看待“观音山上观山水”上联的联意。“游客”虽不算是专有名词,“游客画”是固有名词,与“山水画”、“人物画”、“中国画”等词性一样。有联友评论:游客画何解?东莞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众多,“游客画”意指到观音山各景区游览的游客可谓“人山人海”,与各景区构成的一幅优美的“天然画面”,古诗为证“湖山倫入故乡好占得天然图画更近傍”。也有联友评论:“在画中/游画图,画与画图语气重复了”。游画图的游,是动词,其释义不仅仅是“游玩”,也可以释义为“观赏”,意指在游客画(天然画面)中游(观赏)画图(风景),与在观音山上观(观看)山水相得益彰。在山上看山水,在画中赏画图,能说语意重复?
游客是东莞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“上帝”,用游客对仗观音,气势不输。没有游客,观音山就一普通的山,“游客画”就彰显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如织,人山人海。“人在画中游”,“客游图画里”,这些经典古诗词,无不证明下联“游客画中游画图”完全可以对仗“观音山上观山水”上联,除了不都符合征联规则“专有名词对专有名词”外,其气势不输任何优秀“观音对”下联,且通俗易懂,琅琅上口,适合挂山门。
征联不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,没有标准答案。征联方为了增加应对难度,附加了许多条条框框,即便能对出符合征联标准的下联,但最佳下联只有一个名额,张三说“我的下联天下第一”,李四又说“我的下联无人能比”,至使评委难以定夺。即使评委能公平公正评出最佳下联也难以服众。打官司有一审、二审终审,不服还可以申请再审、抗诉。征联活动有这个法律程序吗?尽管征联方为了避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烦,己经作了声明“投稿即视为认同评选结果”,投稿的广大联友真的会认可评选结果吗?高考满分作文由评卷老师打分一锤定音,无可争辩,征联方能做到吗?恐怕结果一出来,江湖又是一场“血雨腥风”。
征联“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”。建议征联方放宽评审规则,不必要附加不合理的条条框框。严格执行“联律规则”评审即可。从17万多比投稿联中,放弃评选最佳下联,择优评选出31+1联优秀下联,在规定时间内由到观音山游览的游客投票,选择得票最高的下联挂上山门,这样才能经得起后人的检验,还“观音山征联骗局”的清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