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|袁运录
由于胡鑫宇事件的影响太大,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再次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。
很多地方的中小学都在大搞心理健康的普查和抑郁症问题筛查。
很多学校,尤其私立学校,把筛选“有问题”劝退,把包袱甩给家庭,把利益留给各种心理机构和医院。
利弊分析:
好处是,教育部门可以甩掉责任,医院可以卖出大量精神类药物,各种心理咨询和培训机构可以大显身手,赚大钱了。
坏处是,首先,那些真正有问题,尤其有抑郁倾向的孩子,不敢声张,更加隐秘,更加压抑自己。
为了不被学校的筛查发现,他们和家长就会想方设法,瞒天过海,求助网络,弄虚作假,明明有阴暗厌世倾向,却在测量表中填写阳光美好希望;
明明有暴力倾向,却填写积极善良;明明有胡思乱想和失眠,却填写专注学习,睡眠正常。
这样筛选的结果,会让真正有问题的学生反而蒙混过关。
因为他们不敢声张,却给家庭和社会留下隐患。
其次,一些不想读书的熊孩子,尤其缺爱,失恋,遭受各种校园暴力的孩子,因为一时情绪激越躁动,就会如实填写与当下情绪吻合的答案,结果被认为是问题孩子,而被贴上心理或精神问题标签,被送到医院。结果不堪设想。
这些所谓的问题孩子,只是一时间情绪波动,过了一段时间后就会自动消失,但因为被学校一拨神操作,就会被一连串的机制穷打落水狗。
本来就缺爱(其中很多都是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孩子),本来就伤心痛苦,被学校这么一搞,这些孩子就会雪上加霜,导致问题更严重。
“老师除了看重成绩,就是开除我,生怕我死在学校,影响他们的招生。”
这是一个被学校劝退的“有精神问题”的孩子给我的留言。
孩子缺爱,遭遇校园软硬暴力,本来就孤立无援,加上学校这么一搞,让这些孩子情何以堪!情何以堪!
这是胡某宇事件后更大的灾难。
如果说胡某宇事件是天灾,那么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抑郁问题筛查,将给下一代,给千千万万家庭和社会,给我们的国家带来灭顶之灾。
有读者问:如果学校不筛查,造成恶性结果怎么办?
如果筛查可以挽救一个受伤的孩子,可以帮助一个岌岌可危的家庭·,我极力支持。
如果筛查,只是为了维护学校的名声,使其生源不受影响,笔者无话可说。
然而,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,是孩子们成就未来梦想的摇篮,而不是炼狱场。
大家还记得几年前,广东学霸张某得在美国埃默里大学自杀的事吧。其实,他在初中时期就得了抑郁症,但除了父亲没什么人发现,因为孩子外表非常积极阳光。
如果非得要对中小学生的抑郁问题进行筛查,请先筛查有心理问题的老师和家长。因为三观不正的家长和老师大有人在,他们才是导致孩子抑郁问题的关键人物。
只要我们的老师们尽心尽责,为每个孩子们提供“好好学习,天天向上”的校园环境,只要家长恪守“八德”,干干净净赚钱,做好孩子的榜样;只要我们的社会为孩子们营造一个积极阳光的生活环境,而不是游戏、动漫、娘炮满天飞,就可以最大化避免问题孩子的出现。
其实,孩子有没有问题,家长和老师最清楚,只需负点责任,都可以轻易看出哪个孩子有没有问题——是心理问题,还是一时的情绪问题。
此文为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员,公安民警,省级公安心理服务教官,《抑郁症原理与康复》《情绪心理学》等系列心理学著作者袁运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