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创 张溟敖 巴陵老街故事 2023-02-16 05:40发表于湖南
文章来源于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OBofnu5etrMwl86uukWkkA
箭头所指为“小台湾”位置
纸厂当年有个“小台湾”
图文/张溟敖
一九六五年国民经济开始好转,停建了三年的岳阳造纸厂开始恢复建设。这是一个由轻工部直接负责指挥的重点工程,从全国各地抽调了大批技术骨干来岳阳支援建设。同时,从岳阳、长沙、平江三地招收了三百名学员参与培训和建设。
这三百名学员中的两百多名男生,被安排在靠铁路专线旁山坡上的一栋三层楼的单身宿舍居住。这栋三层楼的单身宿舍始建于一九六一年,当建到第二层时,岳阳造纸厂下马了,这栋楼房也就成了烂尾楼,直到一九六五年恢复建设,才将这原设计为三层楼的宿舍建成完工,这两百多名男学员便成了这栋楼房的首批居民。这些来自不同地区的小青年各自讲着本地方言,相互难以听懂,闹出不少笑话。平江的小青年显得谦卑文静,岳阳的小青年显得随和圆滑,长沙的小青年显得调皮豪气。平日里休闲时间,他们都在各自老乡群体内交流活动,但遇到大事来临,这三百人则显得异常团结。
作者(前中)与当年的伙伴
一九六七年,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已进入高潮,各种自命的造反派组织如雨后春笋,这帮热血青年也不例外,成立了一个组织起名“今胜昔”,总部就设在三层楼单身宿舍的一间大房间里,并从城陵矶兵站抢来一些旧枪支以壮声色。他们臂戴红袖章,白天上班,晚上批斗走资派,一时间闹得风生水起。不久,在当年的九月五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、中央军委和中央文革小组发布《关于严禁抢夺人民解放军武器、装备和各种军用物资的命令》,岳阳造纸厂革命委员会派出工人纠察队对“今胜昔”的武器进行了收缴,并在三层楼单身宿舍的屋顶上写上“取缔今胜昔,解放小台湾”的标语,从此,三层楼单身宿舍就有了一个别称“小台湾”。
排练节目
这些居住在“小台湾”的年轻人当年大多是十七八岁的小伙子,正是精力充沛的年纪,不让他们参与革命组织,自然会生出其它事端来,一时间,家属区老职工的鸡窝和菜地就成了他们造反的对象。
一日,医务室吴医生家的两只芦花鸡不见了,四处寻找无果,最后寻到小台湾,在二楼厕所里发现一地鸡毛。吴医生从鸡毛的花色上认出是自家的芦花鸡,但不知何人所为,吴医生生气地在走廊里用她那马来西亚华侨普通话说:“哪位先生想吃鸡跟我要就是啦,不要这样偷偷摸摸的好不啦!”没有人敢出面回应,她也只好悻悻而去。
最搞笑的是一天晚上,细毛与小超去五七连队菜地想偷几个西红柿来解馋,当晚月色朦胧,他俩蹑手蹑脚进入菜地后就失联了,细毛胆子小,情急之中忍不住低声呼喊:“超鳖!你在那里喽!”小超听到呼喊急忙低声回答:“你咯喳蠢鳖!莫喊名字沙!”慌忙之中,他们摘了几个西红柿赶紧回到“小台湾”,打开灯光一看竟然是几个紫红色的茄子!
当然,“小台湾”里的年轻人并不是个个都会恶作剧,例如小龙就是一个自强好学的青年,他会在休息时间练习绘画,学习小提琴,他渴望有一架钢琴,但经济条件不允许,他就自己用纸板画了一个键盘,在纸键盘上练习指法,最终成为岳阳晚报社的知名记者和音乐人。
还有一位奇人叫黃运典,他个头不高,小时出过天花,脸上留下了痕迹。他是岳阳一中毕业的高才生,善于写作,他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一部电影剧本,向珠江电影制片厂投稿。没过多久,珠江电影制片厂派了一位导演来“小台湾”找他商谈剧本修改事宜,他满怀欣喜准备修改剧本。因为他性格有些孤傲,加上其貌不扬,他的才气并没有赢得同事们的尊重,反而有人讽刺、挖苦、嘲笑他,在一次出差上海时,他在黄浦江边悲切厌世,纵身跳入江中,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。
“小台湾”的年轻人是活跃的,他们有时会在空地上自编自演一些文艺节目,如“三句半”、“老俩口学毛选”,朗诵《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》平江民歌《咿哆哆喂》等。有一位叫张正池的,是大家的开心果。他长得很秀气,说话和举手投足像个小姑娘。所以大家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“线鸡”(阉鸡)。这“线鸡”喜欢模仿白毛女的舞蹈动作,所以每次有集体活动大家都会逗“线鸡”跳一段舞,“线鸡”开始会假装推脱:“我冒带手巾啦,禾式跳啰?”这时就会立马有人找来一块抹布什么的递给他说:“莫扳跷,就用咯块布来跳!”“线鸡”的舞蹈肯定是不专业的,但能把大家逗得开心是绝对的。正因为这批充满活力的年轻人的到来,使得这个紧靠长江边沉睡了千百年的荒山野岭喧嚣热闹起来。
后排左起第五人是小超,中间光头者是细毛。
时间在飞逝,企业在发展,岳阳造纸厂在改造环境的建设中,于2004年将“小台湾”拆除了。当年那一个个一桩桩鲜活的人和事却常常萦绕在我的心头。当年的年轻小伙子如今已都是古稀之人,偶尔相聚在一起时,每当谈起“小台湾”,大家仍然是满脸的兴奋和激动,真是悠悠岁月,欲说当年好困惑……
谨以此文表达我对昔日同仁们的思念之情。
张溟敖 2023年2月12日写于大亚湾